02
有人选择归去,就有人选择留下来。
同事C小姐早前辞了工作,去进修。当然有劝阻的声音,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,辞职读书万一没考上,你又没工作,房租水电怎么办?日常开销怎么办?
其他同事给C小姐刻画了辞职以后居无定所,饥肠辘辘的凄惨画面。
C小姐说,存的钱够我6个月开销,6个月考不上,大不了再找工作。反正我现在非读书不可。她把包包一提,离开办公室。
4个多月过去,C小姐在进修的路上走得很好,最近在准备留学事宜。
寂静4个多月的生活似乎又热闹起来。
她的雅思考试拿到不错的分数,去泡图书馆也带上了憨厚老实的男朋友,偶尔接受闺蜜的邀请,去吃一顿很好的料理,最近在参加一个教授邀请的圆桌会议。
她说,去往英国伦敦某大学的申请已经下来。现在要做的是练就过硬的语言技能,以防在课上听不懂,影响学**。
C小姐越来越好,活成了她想要的状态。质疑过C小姐选择的人,也变得羡慕。
我问C小姐,万一真的抵达不了,你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吗?
C小姐反问我,在没抵达前,谁能知道那里风景如何?我也是在往前走时,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的。到得了,有到得了后的生活,到不了,有到不了后的另外选择。反正都是生活。
想起心理学家武志红说:越是大胆选择,越有力量。
C小姐辞职进修,当然有较好的家境因素在里面。但是如果没有那份勇气,那股沉下心来学**的坚持,怕是很难成功。
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和追求都不一样,总在害怕抵达不了而不敢出发,不如先定个目标,走几步,试着抵达。
如C小姐所说,先抵达一个目的地,才知道下一步想要做什么。反正到了有到了的生活,到不了有到不了的另外选择,都是生活。
03
看电影《布鲁克林》,我学会了一个新词“amenable”,字幕显示为“顺从”。
女主艾丽斯不满面包店女老板的苛刻,想见识更广阔的世界,从爱尔兰小镇赴美国布鲁克林工作。
第一年,她不**惯在百货公司柜台工作,很难与顾客接话,也很难融入所住公寓的生活。总之,美国生活和自己希冀得不一样。她无比怀念爱尔兰小镇的生活。
后来艾丽斯报读了夜校,在布鲁克林大学学记账 ,也在一个社交晚会上,认识了一个意大利小伙托尼,坠入爱河。
一天晚上托尼接艾丽斯下课,他们在公车上聊天。
托尼:我喜欢你这个样子,我不知道怎么形容。当你对每件事都配合的时候。
艾丽斯:amenable?(顺从?)
托尼:是的,顺从。趁着你还顺从的时候,我们能在这周你没有课的晚上去看场电影吗?
艾丽斯:我愿意看两场。
托尼:真的吗?
艾丽斯:真的。就算第一次约会不顺利,我会再给你一次机会。
艾丽斯慢慢**惯纽约生活,开始微笑,适应在百货公司的工作,也与托尼秘密结婚。她感觉在美国有了新生活。
但姐姐露丝突然病逝,母亲孤身一人,将她拽回爱尔兰。
久去归来,小镇变得有人情味。大家见面互相打招呼问候;姐姐工作过的公司请她帮忙整理账目,并挽留她;闺蜜为她介绍的镇上高富帅青年吉姆也钟情于她。
在大都市生活过的时髦感,使得艾丽斯备受欢迎。小镇生长出留下她的魅力。
然而,被吉姆告白的第二天,原来面包店的女老板把艾丽斯叫过去,八卦着她在纽约和如今小镇的生活,满是挖苦。
艾丽斯惊讶又愤怒,突然想起离开家乡的原因:小镇闭塞,人们甘于平庸,却见不得别人好,蜚短流长。
她选择离开小镇,回往布鲁克林,并留信向吉姆坦白。
影片最后,艾丽斯等待着托尼下班,托尼看到她归来,兴奋地抱紧她。
amenable,除了顺从,还有:负责的,经得起检验的,可用某种方式处理的意思。
艾丽斯选择留在布鲁克林,不是因为那里的生活比小镇容易。而是明白,大城市尽管多是陌生人,没有归属感,但有自由,有学**的机会,有无限的可能,如今的她也由这座大城市缔造。
她的回归是对自己选择生活的负责。
她抱紧托尼,也抱紧了自己未来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