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几种孩子容易离家出走

佚名
888

转自:医康网


不管是身边还是新闻中,我们常常看见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发生,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还有离家出走的想法呢?哪些孩子容易离家出走呢?现在就带着你们的问题,和小编一起去看个究竟吧!

  一是报复型,占8.7%。

  这类孩子,大多与家长矛盾较深(至少,孩子是这么认为的),他们出走的目的,是要报复家长以显示自己的力量,好使家长以后不要目中无“我”。

  这类孩子的出走,表面上来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;其实,他们是经过长期酝酿的。他们出走多为单独行动,一般不会走得太远。有时甚至就躲在离家不远的地方,因为他们还想看看大人的“狼狈相”。

  二是逃避型,占47.83%。

  这类孩子大多生长在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,常遭打骂,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“一说、二骂、三打”的威胁下,提心吊胆地生活。为了免遭打骂,他们说谎,谎言不被揭穿便是万幸,一旦被揭穿,招来的便是比往日更严厉的打骂。为了逃避打骂,三十六计走为上策,他们选择了出走。

  这类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,老师往往以“叫家长,,相威胁。“叫家长”就等于“挨打”,犹豫之后,出走了之。


   三是向往型,占39.13%

  这类孩子,大多生长在经济条件优越而忽视正面引导教育的家庭。有的受宠爱,成了家庭里的“小霸王”;有的家庭放任,缺少管教。

  这类孩子学习成绩不佳,但吃穿都比较讲究,大多向往不健康的文化,迷于“拳头”“床头”之类的影视刊物,有的还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来往。

  他们的出走,大多是结伙行动,有比较周密的计划,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。出走的动机或去拜师学武,或去港澳海外淘金,或偷盗流浪。

  四是盲从型,占4.34%

  这类孩子,常出于好奇或怯于恐吓而出走。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比一般孩子差,易轻信。他们出走既无思想准备,亦无物质准备,即使出走后有所后海,但身不由己,欲返无门。

  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,孩子离家出走不仅是孩子自己的原因,可能更多的原因出现在父母的身上。现在看到哪些孩子容易离家出走,父母是不是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该改变下教育的方法呢,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。